佛门资讯-佛教新闻
法器的作用
2014-05-29 19:26:34 来源:佛学网 浏览:4

佛教中的「法器」一词,印度话称「犍槌」。犍槌翻译中国话即鼓、大磬、小磬、大钟、小钟。此外,木鱼也是寺院道场或家庭中的常用法器。

 

一.敲打「法器」的作用

 

   (一)聚众:法器的第一个作用在于「集众」。

 

   佛在世时,僧众大都在树下或空野居住与修行,那时?候没有精舍,后来才建精舍,要集众时,必需靠法器。

 

   僧团每逢初一、十五,必定会敲钟集合僧众诵戒。菩萨戒诵戒前有一偈言:「降伏魔怨力,除结尽无余,露地击犍槌,菩萨闻当集,诸欲闻法人,度流生死海,闻此妙音响,尽当云集此。」正是此种情况的写照。

 

   在寺院道场中,敲钟、打鼓、击磬都有聚众之意。听?到钟、磬的音响,大众就会聚集在一起。

 

   寺院早上敲大钟一百零八下,敲完后打鼓,由此而开始一天的作息。

 

   (二)可以减轻业障、消除痛苦。请参看后面磬、钟之说明。

 

   (三)有「警醒」之意。请参看后面钟、木鱼之说明。

 

二.磬的应用及其意义

 

   引磬是常用的法器,举凡念佛持咒、作法事等场合都必须用到它。

 

   引罄也有减轻业障与痛苦的作用,举一例如下:

 

   佛在世时,月氏国派兵打安息国,结果打死九亿人,国王因此犯下重大的杀生罪业,死后堕落为大鱼。

 

   这只大鱼头上有一千个头,身上被很锐利之「箭轮」围绕着。(箭是圆的,所以说箭轮)。箭会转,转时鱼头就被砍掉,砍掉后又生出鱼头,箭转鱼头又被砍,痛苦万分。

 

   当时有一证道之罗汉当「维那」,每当维那敲打引磬时,都能减轻鱼之痛苦。罗汉有神通,大鱼告诉罗汉,希望引磬不要停,如此一来,牠就不会痛苦了。

 

三.钟的应用及其意义

 

钟的使用的场合及意义如下:

 

   (一)集众。通常敲钟三下、打鼓三通,道场大众听到就会聚集。

 

   (二)减轻业障、消除痛苦。在地藏王菩萨圣诞之日,佛寺里有些菩萨非常发心,整夜不眠叩幽冥钟,就如朝暮叩钟偈文所言,悠扬的钟声能够「上彻天堂,下通地府」,据说,幽冥里受苦的众生,听到钟声,痛苦都会暂时停息,因此,鸣钟有消除地狱众生罪苦之作用。

 

   (三)警策、觉醒。钟也有「警策、觉醒」的作用。在佛寺里,清晨一听到鸣钟、打板,住众要立刻起床、参加共修。听说在佛寺如果听到钟声不起床,来世会转生为大蟒蛇。

 

   (四)引伸于佛的度众慈心。佛典有句话「佛如洪钟,有叩即响」,形容佛的度众悲心。佛就像一个大钟,大钟遇有人敲它,它就会响。三藏十二部经都是众生问,佛才说出来的。众生向佛问法,就像我们敲打钟,钟就响,钟响犹如佛回答问题。

 

   (五)引伸于日常的威仪。修行人讲究四威仪「行如风、坐如钟、卧如弓、立如松」。站着要如松树,不东倒西歪;坐着要好像钟,不乱动摇;走路要像风,轻飘飘,没有声音;睡觉时要像弓,向右而睡。

 

   (六)其它。钟有刻般若心经的,也有刻名字的。还有所谓「万人钟」,钟上刻有捐款铸造此钟的上万人的名字。大陆上的钟有的很大,大约柱子与柱子之空间那么大。台湾也有大钟,例如灵严山寺的大钟,钟上刻有姓名,当钟响时,这些人都会平安、开智慧。

 

关于叩钟偈:

 

   打钟时唱叩钟偈,叩钟偈偈文有几种,唱法虽不同,但内容大同小异。

 

   莲因寺叩钟偈偈文是「莲因钟声超法界,铁围幽暗悉皆闻,闻尘清净证圆通,一切众生成正觉。

 

   这首偈的意思是,莲因寺之钟声敲下去即超越一切法界,铁围山下面黑暗不见天日,钟敲下去,他们(鬼魂)都听得到。耳根听到声尘,不起分别,当下即清净。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,用闻性闻「声尘」就会清净,不可用耳识,用耳识去闻就不清净,用闻性闻「声尘」就会清净,当下即证得圆通,这样一切众生都能成佛。

 

   达理老法师有首偈曰:「百八钟声一一空,此声非木亦非钟,因缘和合有生灭,个中有个不灭翁」。它的涵意是,钟声打了一百零八声,每个声尘都是空的,什么都是空的,妻子是空的,田地、房子、人都是空的。这声音不是木头声也不是钟声,而是木与钟因缘和合产生的声音,等一会儿就消失了,它是「有生有灭」,但在「生灭」的声中,却有个不生灭的性,这就好比人之身体,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、因缘和合而生,它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但在生灭的身中,有一不生灭的性,此性称为「佛性」,亦即灵灵觉觉的「觉性」。

 

   以上是与钟有关的几首偈

 

四.木鱼的应用及其意义

 

   木鱼也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,古时候称为「木鱼鼓」或「鱼鼓」。

 

   它的使用场合及意义如下:

 

   (一)聚众。木鱼原本最初形状是长的鱼形,称为「梆子」,悬挂在斋堂或走廊,在集合大众时敲击它,故有聚众的作用。

 

   (二)节制拍子快慢之用。鱼鼓后来演变雕刻成鱼的形状,放置在寺院殿堂里,在共修、做法事、唱诵、念佛时,作为控制与调整拍子快慢之用。

 

   (三)表示「精进」之意。鱼一天二十四小时里,眼睛从不闭合,也不睡觉。唱诵时敲击木鱼,提醒修行人要像「鱼」一样精进,不能昏沉、懈怠、贪睡。

 

   晚课中要唱一首偈:「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?大众当勤精进,如救头然,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。」

 

   这首偈提醒我们:日子一天一天、一月一月过去,我们所能把握与运用的日子,也随之逐渐减少,如同「少水之鱼」一样,越来越接近生命的尽头,想到这里,还有何快乐可说;大家要像火已烧到头发、情况紧急、放下一切奋力救火一般,务必要精进用功、一刻也不能松懈;要时常思惟世事无常、何日命尽不可预料,切莫懈怠放逸、令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;要暸解娑婆世界众生都是「无常」,外面境界的「成、住、坏、空」,人的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,都是「无常」,只有证到佛果才是「常」,证到佛果才是「乐」,务必谨慎,不可放逸。

 

 
版权所有:佛学网 佛学QQ群一:8424444 佛学QQ群二:5560444